作者:于博 等
核心观点
我们在系列2中回到中国出口竞争力,围绕规模、份额、伙伴和结构绘制中国出口竞争力全景,各方面均表明中国已堪称贸易强国。我们进一步遴选出四大代表性行业:纺服、化工、汽车和电子,总结其支撑要素及其动态变化。纺服行业可总结为竞争要素(从劳动力成本转向产业集群优势)的逐级而上,化工行业基于早期环保约束较小和原材料等成本优势得以承接多数化工产能,汽车行业可总结为在新兴市场以价换市,在战略新兴领域率先布局,电子领域我们则对比了中日两国截然相反的路径。往前看,中国出口新旧动能更迭,竞争力有望居于高位。
章节要点
全景:中国出口有多强
结合出口总量、商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综合来看,我国已是贸易强国。绝对额上,我国贸易差额屡创新高,放眼全球,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差额也持续扩大。分重点出口商品来看,净出口额、全球市占率和技术含量均持续上升。区域上看,出口对象更加多元化,主要国家渗透率也明显上升。进一步地,我们按照贸易差额的划分出四个阶段:2001年加入WTO以前、2001-2008年、2019-2015年和2015年至今,后文对于行业的筛选和分析将围绕这四个阶段进行。
精粹:中国制造的全球印记
出口强势崛起的背后是全产业链的纵深发展,我们从中定位代表性的故事缩影:纺服、化工、汽车、电子。为定位行业、分析行业,我们采用UNCTAD数据库中按SITC编码的商品出口数据,按照四大分析指标:出口占比、出口份额、贸易竞争力指数(净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比值)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我国总出口中该商品比重和世界总出口中该商品比重的比值),整体所呈现的特点可归纳为:1)内部格局是洗牌,外部则是齐头并进;2)几乎没有行业“出生即在罗马”,但后来居上者众。我们筛选出1995-2022年世界份额上升速度和显示性比较优势上升速度前三十的商品,它们所属的行业主要是纺服、化工、汽车和电子。
解码:中国出口的胜出之道
纺服:竞争要素的逐级而上。纺服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排头兵,1995年以来中国出口份额高位续升,从需求方来看,中国在各个市场都保持着绝对竞争力。纺服出口竞争力的主导要素最初在于以劳动力为核心的成本优势,而随着该优势逐渐消耗,规模优势使得竞争力持续巩固。
化工:工业化进程的轮回。中国的化工品出口在第三阶段崭露头角,在第四阶段跻身前列,从需求视角来看,中国挤出了美欧等早期工业国的部分份额。美欧等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加大环境保护,成本压力加大后企业开始寻求产能转移。对比而言,我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早期环保和能源约束较小,工程师也有明显红利,得以通过承接全球多数产能实现快速发展。
汽车:另辟蹊径且占先机。中国汽车在全球贸易中也是在第三阶段凸显出存在感,2015仍以进口为主,2022年出口已堪称强势。从需求视角来看:中国的竞争力在亚非拉市场。制胜法宝何在?其一,在新兴市场以价换市;其二,在战略新兴领域率先布局,紧握供应链关键环节。
电子:你方唱罢我登场。2007年中国已然成为出口重心,2015-2022年优势巩固。从主要需求方来看,中国在美欧的市场份额扩大,而日本份额的下降也几乎在同步发生。对比来看,起初日本企业抵触加入全球分工,同时日元升值和外部竞争也压制了日企的提价能力,整体竞争力逐渐衰弱。反观中国选择了从跟随到全方位自主发展,不可替代性增强且技术含量持续上升。
新变:出口竞争力新动能显现
展望未来,竞争力有望稳居高位,背后是新旧动能更替。以美德日的经验作为参考,长期而言,贸易绝对总量应将保持增长,而出口相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可能边际递减,出口份额或也进入筑顶阶段。竞争力稳定的背后需要有新动能注入新活力,而从技术水平来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明显升级,具体而言,中国出口新动能正聚焦于以光伏、锂电池为代表的中高端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产品。
目录
1、全景:中国出口有多强
2、精粹:中国制造的全球印记
3、解码:中国出口的胜出之道
4、新变:出口竞争力新动能显现
以下是正文
在“不出口便出海”系列报告1中,我们讨论了原本作为“出口强国”的日本为何并且如何进一步解锁了“出海强国”这一新身份。当下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或同样面临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增长动能切换等要素的长期转变,那么无论如何,日本的经验可作为一个参考,其中一个已知的关键事实是:出口竞争力定位了出海的起跑线。
为此,在系列2中,我们回到中国自身,并从出口竞争力谈起,围绕规模、份额、伙伴和结构绘制中国出口竞争力全景,遴选重点行业并分析中国出口强势崛起的发展历程。
全景:中国出口有多强
总量上看:贸易强国无虞
中国贸易顺差一路攀高,与多数贸易伙伴关系占优。绝对额上,我国贸易差额屡创新高,相对而言,我国贸易差额占全球出口比重升至3.5%的高值,占我国GDP比重也近5%。放眼全球,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差额也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中国与153个国家保持着贸易顺差。对内对外,中国出口已成为重要拉动。
从进出口差额来看,我国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并非一帆风顺,按照波峰波谷可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2001年加入WTO以前,我国贸易差额缓慢增长;
阶段二:2001年-2008年,入世后中国工业化进程并深入、广泛融入全球经济,贸易差额迅速增长并达到第一个峰值;
阶段三:2009-2015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贸易差额回落并于2011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后触底回升,于2015年到达第二个峰值;
阶段四:2015年至今,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等因素使得我国贸易差额进入又一轮下行期,并于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爆发后触底。中美贸易关系走向脱钩,但中国对其他国家出口走强,中国贸易差额再度走阔并于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
商品上看:规模、技术双升
分重点出口商品来看,净出口额和全球市占率双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最初就有着极强的竞争优势,2004年净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比值近0.7,意味着中国大量出口并少量进口该类型产品,此后这一比值仍在继续趋近于1。全球份额来看,近二十年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也几乎实现了翻倍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入世后的最初几年里,净出口额快速提升,此后的十余年里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差额略有缩窄,但两者整体保持了温和的增长,全球份额则双双大幅提升至20%左右。
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上升。OEC数据库的产品复杂性指数(PCI)衡量了一个产品的相对知识密集程度,综合考虑了国家的出口、专利和研究发表等维度,与一国的经济复杂性也互为映射。我们采用基于该方法所测量的PCI数据,同时结合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即该产品本国出口比重/该产品世界出口比重)来看,2005年-2022年图示各点位明显右移,这表明,我国更多地出口了技术复杂度较高的产品,换句话说,我国出口的技术含量明显提升。
Stojkoski, V., Koch, P. & Hidalgo, C.A. Multidimensional economic complexity and inclusive green growth. Commun Earth Environ 4, 130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3247-023-00770-0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区域上看:广度、深度齐增
出口更加多元化。从区域上来看,我国对前十大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占比从1995年的89.3%降至2023年的76.7%,对其他国家出口占比相应抬升,反映我国出口对象更趋多元化,受单一市场影响的风险也更小,同时于企业而言也,市场拓展也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美国曾在很长时间里保持着中国的第一出口国地位,但美国挑起贸易争端以来,中国对其出口减少,对东盟乃至其他国家出口抬升,那么因关税、贸易壁垒等政策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得以有效缓和。
主要国家渗透率明显上升。将视角切换至贸易对手方,不难发现,我国出口的主要国家同样高度依赖中国进口。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除美国进口依赖度(对华进口占其总进口比重)趋势性下滑以外,其他国家对华进口依赖度基本有所走高,大多在20%以上,尤其是东盟、俄罗斯进口商品中,近三分之一均来自中国。中国商品不仅广泛输入世界各地,更加深入地融入了各地市场。
中国出口竞争力的背后同样也是一部全体行业震撼的成长史,但全局视角难免会丢失精彩的微观细节,也无法全权代表更为真实的个体感知。
那么,接下来我们尝试进入中观层面,定位具有代表性的缩影,勾勒出更为丰满的“中国式”发展故事。
精粹:中国制造的全球印记
全产业链深化发展
主要行业出口额和市占率双升。打开行业版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传统的纺织服装业、钢铁产品和汽车行业,亦或是与时俱进的电子产品相关行业,均步调一致地持续迈上台阶,出口绝对水平一再走高。而相对份额则同样优势尽显,这些行业中,出口份额最低如汽车产品出口也已接近10%,而最高如纺织服装则已超40%。
定位代表性的故事缩影
显然,作为宏观研究,如果对以上行业一一分析也容易行文过长且脱离主要矛盾。那么仍需要深入行业内部进一步挖掘出口商品本身所呈现的特征,再从商品中,聚合出我们希望讲述的代表性行业。
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出口商品编码主要有两种:SITC(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码和HS(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SITC 采用经济分类标准,更能反映商品的产业来源部门和加工阶段,而HS编码更关注商品本身的用途且更便于海关进行税则统计,两者可以相互转换。为服务本文以定位行业、分析行业为主的研究目的,在这里我们主要采用UNCTAD数据库中按SITC编码的商品出口数据。
SITC3位编码商品共计259种,我们结合四个指标(出口占比、出口份额、贸易竞争力指数,即净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比值和显示性比较指数,即该产品占我国出口比重和该产品占世界出口比重的比值)并构建两类象限图,选取1995年、2007年、2015年和2022年(分别对应第一章中所划分的我国出口发展的四大阶段),以观测我国各品类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变化和行业特征。
从出口占比和出口份额看:内部是洗牌,外部是齐头并进。
1995年的中国出口故事由纺服行业主笔。199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彼时的工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主要出口品集中在纺织服装、钢铁等行业。
2007年,电子、机械后来居上,纺服行业的出口领先地位不倒。加入WTO的头几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时期,电子、机械行业的出口占比和份额均显著走高,纺服出口也同样继续发展。
到了2015年,电子、机械、纺服份额齐齐上移,化学制造崭露头角。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出口增长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电子、机械和纺服行业出口继续携手增长,而在这一阶段化工产品的出口优势开始显现。
2022年电子、机械继续发展,纺服退居其后。而截至2022年,相对而言,纺织服装的出口占比明显下降,电子、机械和汽车行业出口占比则继续提高。但在出口份额上,这些行业整体是齐头并进。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看:几乎没有行业“出生即在罗马”,但后来居上者不在少数。
1995年,尚有大量商品依赖进口。追赶式发展阶段,中国通过大量进口来学习先进国家的生产经验并推动自身的产业升级,在一些机械设备、甚至是部分纺织服装细分行业中,我们出口仍不及进口,更不及整个世界中这些商品出口的比重。
2007年,电子、机械、纺服迅速发展,既实现顺差又高于世界出口份额。到了2007年,十年间的巨大变化已明显体现在商品出口结构,实现顺差的商品数量大幅增加,显示性比较优势也随之提升。
2015年,电子、机械、纺服持续往“多出少进”发展,比较优势持续凸显。1995-2022近三十年的时间中,下图红圈所示的商品(显示性比较优势上升最快速度领先)实际上在2015年就接近目前水平,在以机械、设备为代表的多数商品出口方面,当时中国的地位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领头羊”。
2022年,贸易竞争力极致发展,比较优势继续强化。2015年-2022年,随着大国贸易争端升级、全球经济政治形势日益复杂,我国出口继续上升的空间缩窄,但电子、化工、机械等商品差额仍在走阔,其背后既有进口替代的结果,同时更反映出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持续强化。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综上,我们筛选出四大代表性行业:纺服、化工业(不含医药品)、电子及汽车行业。结合上述四大指标,我们发现,中国出口的画卷或许可以部分投射在纺服、化工、电子和汽车这四大行业中,它们既有宏观层面的共性,又有中观层面的异质性,也正是这些异同共同构成了中国出口故事。
站在某一阶段历史的终点,我们对于很多故事的结局已经有了答案,看到有的行业拔得头筹、有的行业无奈落后、有的行业尚在发育,但却未必知晓个中缘由。那么在第三章,我们将围绕以上代表性行业,进一步探讨出口竞争力的背后,核心要素及其动态变化。
解码:中国出口的胜出之道
纺服:竞争要素的逐级而上
纺服全球贸易格局变化:1995年中国出口份额已居高位,2007年继续做大做强,2015年强势领先,2022年竞争力难以撼动。从主要出口方来看,过去三十余年来纺服行业全球贸易格局由欧盟、中国、东盟所主导,但其中各方的地位发生明显转换,出口重心从欧洲逐渐右移至以中国和东盟为代表的东方国度,其中中国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从需求方来看,中国在全球都保持着绝对竞争力。2001年至2010年,中国的纺服出口在美欧市场份额快速上升,目前均保持在20%左右,相对而言,在这些市场中份额明显下滑的是紧邻美国的拉美国家和欧洲国家自身。在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等国,中国纺服出口份额则持续上升,已连续十年以上占领了当地市场50%左右的份额。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我国纺服出口竞争力的主导要素最初在于以劳动力为核心的成本优势。9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欧美日等成熟市场的纺织服装产品生产中附加值偏低的环节,迅速打开了全球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全球纺织品出口配额制度全面取消,我国纺织业进一步迎来全行业的利好机遇,开始大量利用外资积极扩大资本开支。
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耗,规模优势使得竞争力得以巩固。与经济快速发展相伴而生的是人均收入增加,也意味着劳动成本的抬升,尤其是与越南等新兴市场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和成本已不构成优势。但随着成衣代工经验不断积累、成熟,中国逐步优化布局纺织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并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附加值偏低的部分产业,竞争优势仍然显著。
以中越纺服贸易结构为例,中越纺服贸易存在明显互补性,中国向越南出口纺服产品以中高端原辅料为主,而越南向中国出口产品则以更为上游的原料(棉花)及终端的成衣制品为主。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化工:工业化进程的轮回
化工全球贸易格局变化:1995年欧美日是中心,2007年区域性特征突出,2015年中国布局全球,2022年中国跻身前列。从主要出口方来看,早期的化工产品出口强国为欧盟、美国和日本,三者出口范围辐射全球,但发展到2007年,可以明显看出,美欧日的出口地位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到了2015年,中国已进入出口大国序列,此后出口份额继续上升,大量出口至美洲、欧洲和亚洲。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从主要需求方来看:中国挤出了美欧等早期工业国的部分份额。在化工领域,过去美欧等国的贸易伙伴集中在地理位置更为邻近的国家。但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全球市场份额有明显的“东升西落”特征,即中国出口份额上升,美欧日等国家份额的则相对萎缩,具体而言,中国在美国替代了欧盟、加拿大和日本的部分份额,在拉美则替代了部分美国和欧盟的份额。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那么,如何理解中国化工出口的崛起——工业化进程的轮回。
谈及化学制造,环保是行业发展行至一定阶段必须面对的一座“大山”。大量化学品和与之相伴而生的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的欧美等国开始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并推进能源转型,使得高度依赖传统化石燃料、高排放的化工行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欧美企业寻求产能转移,化工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持续上升,而本土生产则明显停滞。
对比而言,我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早期环保约束较小,工程师也有明显红利。我国工业化进程开启较晚,早期发展过程中环保和能源约束较小,因此上游成本存在明显优势,得以承接全球多数化工行业产能,以关键原材料磷矿和钛白粉为例,入世并开启工业化后全球磷矿和钛白矿增量主要来自中国。此外,与前面的纺服行业不同的是,化工业整体对劳动力素质有更高要求,但相同的是,哪怕是偏高素质人才(如化学工程师),我国的成本也较发达经济体有明显优势。
汽车:另辟蹊径且占先机
汽车全球贸易格局变化:1995年重心在欧洲、北美和日本,2007年格局变化不大,2015中国仍以进口为主,2022年中国出口已堪称强势。与化工品类似的是,汽车产品早期出口重心也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中国汽车在第三阶段(2009-2015年)和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存在感才有所凸显,而在2015年中国仍是汽车主要需求国,但到了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额则超过汽车额。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从需求视角来看:中国的竞争力在亚非拉市场。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份额仍牢牢攥紧在欧美等老牌强国中,中国在稍显乏力。但退而求其次,中国进入拉美、东南亚和非洲市场较为顺利,在当地市场份额均接近20%,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度持续上升,那么具体而言,中国在东南亚主要替代了部分日本的份额,在非洲和拉美则主要替代了欧盟的份额,也有部分美国的份额。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中国的制胜法宝何在?其一,在新兴市场以价换市。为了应对美欧成熟品牌汽车制造商的垄断格局,中国在新兴市场依靠性价比优势换取市场份额,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成功挤出老牌汽车生产强国的在亚非拉的份额。那么结果是,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增速主要由数量因素贡献。但在成熟市场也并非毫无进展,中国汽车的品牌影响力也正处于上升阶段。
中国的制胜法宝何在?其二,在战略新兴领域率先布局,紧握供应链关键环节。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视程度加深,各国环境保护与实施清洁能源转型的需求越发急迫,纷纷制定了碳中和目标、加大碳减排力度,而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零排放的交通方式,被广泛视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途径之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尤其需要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通过率先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实现电动汽车迅猛发展,截至2023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所有汽车销量比重近40%,市场渗透率大幅领先其他国家。而在超大市场规模的基础之上,我国新能源产业链整体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全产业供应链体系完备,尤其在中游的材料加工、组件生产和下游的电池、整车生产均具有较强主导权,成功塑造我国汽车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分市场来看,欧美市场老牌品牌影响力+供应链本土化,中国汽车面临较强阻力。美国方面,拜登政府上台后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其执政计划的重点,并将发展新能源汽车列为实现其气候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对电动汽车提供高额补贴并加大力度推动相关产业链回流,极大促进了美系本土品牌的电动化转型热情。欧洲方面,欧盟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及新电池法案对电池及部分进口商品碳排放进行约束,鼓励推动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部分国家已从国家层面推动汽车全面电动化,激励政策持续加码。同时面对着来自政策方面的阻碍和原有品牌的合力应对,中国汽车在美欧市场逆风不断。
但中系汽车在欧美以外市场取得突破,中国变进口大国为出口强国。尽管中国在美欧市场进入不畅,但在新兴市场的渗透率弥补了这一不足,整体而言,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产量和销量都遥遥领先,占比超50%。而在十年前,中国仍是主要汽车进口国,中国汽车内销中中系品牌占比也不及一半,但发展至今日,在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带动之下,我国自主生产汽车市场份额已超60%,进口依赖大幅减少的同时出口也强势领先。
电子:你方唱罢我登场
电子全球贸易格局变化:1995的贸易格局由欧美日东盟主导,2007年中国已然成为出口重心,2015至2022年优势巩固,美欧从顶端跌落。1995年,欧、美、日、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等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在全球电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格局逐渐发生变化。2007年,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成本优势,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电子出口的重心。从2015年到2022年,中国在全球电子贸易中的优势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在全球电子贸易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从主要需求方来看:中国在电子主要需求方(美欧)的市场份额扩大。具体而言,1)中国主要替代了部分日本对美欧的出口份额,同时在其他市场替代了部分美国和欧盟的出口份额;2)东盟与中国存在较强竞合关系,双方在其他市场上是最大的敌人,但是彼此也维持着最为亲密的贸易合作关系。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我们发现,中国在全球电子贸易格局的地位上升的过程中,日本份额的下降也几乎在同步发生,从事后来看这或许代表着两国在电子产业上所作出的两种选择的后果,那么在本节中我们尝试用比较的视角分析中日双方各自做对或者做错了什么。
中国如何战胜日本?最初的选择便已截然相反:中国勇于从零开始,日本企业却傲慢于过去的成绩。
起初,日本企业坚持垂直生产模式,不肯融入全球产业分工。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化、互联网兴起、摩尔定律的影响下,电子产业开启了设计和制造要素分离的新分工结构。曾经的领头羊日本企业却在多重因素下行差踏错,如主银行制度下允许低收益存在的制度因素、折旧意识薄弱、坚持垂直生产模式、更加标榜善于制造而非设计等,最终脱离发展大部队。
同样关键的是,日元升值和外部竞争也压制了日本电子产品的提价能力。自广场协议后,日元进入升值通道,同时在新兴市场产品的价格压力下,日本产品提价乏力,价格竞争力骤减,企业盈利压缩,本土企业深化创新和资本投入的长期动能同样缺位。此外,大量日企选择出海,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其他国家转移生产,日本制造的传统优势如品质仍存,但已不足以稳固其出口优势地位。
逐渐地,日本向局部的零部件和设备制造端优势倾斜巩固,整体竞争力衰弱。长期而言,电子产业整体逐渐走向溃败,内需和出口均下滑,2012年后贸易差额转负并持续走阔。过程中日企选择向电子零部件和设备倾斜,巩固,客观地说,日本电子产业在上游的关键材料和部件仍有竞争力,但整体而言大不如前。
中国的选择又如何?从跟随到全方位自主发展,不可替代性增强。随着电子产业转向模块化生产模式,中国、东盟等后起之秀凭借低成本优势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横向分工,自下而上,逐渐从附加值偏低的以终端产品加工组装为主的环节转向上游关键零部件等中间品的全球供给,2008年后对外依赖程度持续减轻,最终出口产品中的国外增加值占比从近40%,降至20%左右,实现赶超发展。
技术优势在中国电子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和信息消费升级持续带动电子产品创新与技术迭代,中国电子领域创新水平也持续攀升,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比重超三成。如今中国已深深嵌入在全球供应链中,2000年中国在全球电子供应链中的存在感尚低,而2021年全球电子产品中间品的“中国含量”已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前文梳理了中国代表性行业如何逐渐掌握了全球竞争力,那么往前看,中国出口竞争力能否继续保持,背后的动能是否存在变化,参考美欧日的经验,我们在最后进行简单展望。
新变:出口竞争力新动能显现
展望:竞争力有望稳居高位
我国贸易发展趋势:绝对量继续向上,相对水平筑顶。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等发达经济体的经验作为参考,长期而言,在我国生产水平继续提升、全球市场需求保持扩大的趋势下,我国贸易绝对总量应将保持增长。而尽管贸易规模扩大,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全球贸易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出口相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可能边际递减,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虽稳固,出口份额或也进入筑顶阶段,再度上升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
经验:背后是新旧动能更替
美国经验:从原材料到高科技产品,结构均有明显变化。1)原材料方面,页岩气革命使得美国原材料出口结构从泥炭、煤炭为主转变为石油产品主导,并一跃成为全球第一石油生产出口国;2)化工产品主要出口结构也因此变成以石油密切相关同时技术含量更高的乙烯聚合物;3)高技术领域,在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主要出口产品从维生素转向抗血清和多成分药物等产品,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发生显著变化,半导体相关的原料和制造设备出口占比也显著抬升。
日本经验:优势产品精益求精,医药赛道有所突破。日本商品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部分是围绕半导体的零部件和制造设备占比显著抬升,尤其是机械设备中的第一大出口品类由1996年的广泛意义上具有独立功能的机器、机械器具转变为2023年的专门用于制造业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设备,反映出日本机械设备产品的日益精细化。此外,日本医药产品出口也取得突破,整体占比上升,其中混合药物出口明显增加。
德国经验:整体结构变化不大,但半导体占比明显抬升。与美国和日本不同的是,德国出口商品结构中除了集成电路的占比有所上升,其他领域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需要提醒的是,按照HS编码分类的出口商品只能反映出物理特性的变化,但是难以完全反映商品本身技术含量的上升情况,德国出口强势地位得以持续维持的背后或在于它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之上积极顺应全球市场变化,商品本身未变,但其中却深深烙印上了不断优化的技术和制造水平以及时代特征。
那么,目前来看,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新动能何在?
首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明显升级。按照LALL的技术水平为标准的商品分类,结合出口占比和出口份额来看,1995年以来,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由技术稳定和普及性高的低技术制成品(LT1、LT2)逐渐转向大部分要求一定技能和规模密集型的资本品以及中间品(MT1、MT2)和部分具有先进和快速变化的技术,高研发投入的产品(HT1、HT2)。往前看,在技术水平得以不断完善更迭的情况下,我国出口竞争力也有望继续占优。
LALL(2000)按照技术水平将商品分为:Primary Products,PP(初级产品),如新鲜果蔬等;RB(基于资源的制成品),如石油精炼或食品加工;Low-technology manufactures, LT(低技术制成品),其中LT1包括纺服、鞋类,LT2为其他低技术产品;Medium-technology manufactures,MT(中等技术制成品),其中MT1主要为汽车产品,MT2主要是化工产品和基础金属,MT3为其他;High-technology manufactures, HT,其中HT1包括电子和电气产品,HT2则包括制药、航空航天、光学仪器等其他高技术制成品。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PC端用户请在浏览器中滑动阅读)
具体而言,中国出口新动能:电子(光伏、锂电池)和汽车(新能源为主)。2023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显示,中国出口新动能正逐渐聚焦于高科技和新能源领域。电子产品,尤其是光伏产品和锂电池,凭借其技术创新和环保优势,成为出口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光伏产品以其清洁能源特性,在全球范围内需求日益增长,而锂电池则因其在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而备受青睐。在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为出口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本篇报告作为不出口便出海系列2,系统梳理了中国出口竞争力及其代表性行业的竞争优势变化,目的是为了定位中国企业出海的起跑线。往前看,中国部分企业出海已在航中,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出口优势并不完全对应出海的结局,出海能否所向披靡,不仅与中国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有关,更与出海目的地的市场环境以及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密不可分。为此,在后续报告中,关于出海市场的分析将成为我们的研究重点。
风险提示
1、行业筛选或许有偏:从宏观层面自上而下探讨出口竞争力会难以避免地遗漏部分中观行业的细节特征。
2、本报告不作为投资意见:出口竞争力是出海的基石,但部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形成背后有资源禀赋、地理等因素实盘配资盘,并非所有出口竞争力强劲的行业都适合出海,仍需结合行业本身特征进一步分析。